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哪些,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规定


个人隐私包括哪些内容? 身份证上包含的有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号码、本人相片、指纹等个人信息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三条居民身份证登记的项目包括:
姓名、性别、国籍、出生日期、永久居住地址、国籍号码、照片、指纹资料、证件有效期及发证机关 。 公民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生的身份识别码 , 由公安机关按照国家公民号码标准编制 。 公民申请、变更、换发居民身份证 , 应当登记指纹信息 。



扩展资料:

第十条申请人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 应当填写申请居民身份证登记表 , 交验居民登记簿 。

第十一条 。 国家决定换发新一代居民身份证的 , 或者居民身份证有效期限届满 , 公民姓名变更或者证件严重损毁、难以辨认的 , 应当申请换发新身份证;居民身份证登记事项有错误的 , 公安机关应当及时改正 , 发给新证;领取新证 , 必须交原证 。 遗失居民身份证的 , 应当申请补领 。
参考资料来源:

公安局公民个人资料都有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一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 , 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 , 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 , 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
第一千零三十四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 , 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
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 , 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 , 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
第一千零三十五条 处理个人信息的 , 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 , 不得过度处理 , 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 , 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
(三)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 。
【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哪些,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规定】 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 。
第一千零三十六条 处理个人信息 ,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 行为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一)在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的范围内合理实施的行为;
(二)合理处理该自然人自行公开的或者其他已经合法公开的信息 , 但是该自然人明确拒绝或者处理该信息侵害其重大利益的除外;
(三)为维护公共利益或者该自然人合法权益 , 合理实施的其他行为 。
第一千零三十七条 自然人可以依法向信息处理者查阅或者复制其个人信息;发现信息有错误的 , 有权提出异议并请求及时采取更正等必要措施 。
自然人发现信息处理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双方的约定处理其个人信息的 , 有权请求信息处理者及时删除 。
第一千零三十八条 信息处理者不得泄露或者篡改其收集、存储的个人信息;未经自然人同意 , 不得向他人非法提供其个人信息 , 但是经过加工无法识别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的除外 。
信息处理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 , 确保其收集、存储的个人信息安全 , 防止信息泄露、篡改、丢失;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的 , 应当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 按照规定告知自然人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