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哪些,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规定( 二 )


第一千零三十九条 国家机关、承担行政职能的法定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于履行职责过程中知悉的自然人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 应当予以保密 , 不得泄露或者向他人非法提供 。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所指个人信息有哪些 个人信息一般指公民个人信息 。
“公民个人信息” , 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 , 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
2021年3月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 , 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关于个人信息收集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 , 规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个人信息收集行为 , 保障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


维权办法
个人信息遭到泄露 , 相关权利人可以通过行政、民事、刑事手段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
向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投诉 。 在实体消费过程中发生的个人信息泄露可以向工商行政部门、消费者协会投诉 , 在虚拟网络中发生的侵权行为 , 可以向互联网管理部门举报 。
向公安机关报案 。 刑法第253条之一对侵犯个人信息犯罪作出明确规定 。 个人信息被不法利用、遭遇诈骗的可以报警 , 通过公权力救济来惩戒犯罪、维护权利 。
向法院起诉 , 请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 。 司法机关可依照民法典规定 , 对其相关民事权利予以保护 。
以上内容参考

谁泄露公民个人信息 披露公民信息有哪些内容 个人真实身份信息包括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 , 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
网络服务提供者拒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 , 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 , 致使用户的公民个人信息泄露 , 造成严重后果的 , 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的规定 , 以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定罪处罚 。
扩展资料: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后又出售或者提供的 , 公民个人信息的条数不重复计算 。 向不同单位或者个人分别出售、提供同一公民个人信息的 , 公民个人信息的条数累计计算 。 对批量公民个人信息的条数 , 根据查获的数量直接认定 , 但是有证据证明信息不真实或者重复的除外 。
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 应当综合考虑犯罪的危害程度、犯罪的违法所得数额以及被告人的前科情况、认罪悔罪态度等 , 依法判处罚金 。 罚金数额一般在违法所得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 。
参考资料来源:

“公民个人信息”指的是什么?出售多少条个人信息算犯罪 侦查员介绍 , 目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源头型 , 电信运营商、银行、医院、学校培训机构、互联网公司等 , 他们手中掌握大量基础信息 , 发生过运营商工作人员对外销售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 。
第二种是营销公司 , 为推销自己的产品 , 交换或者是购买公民个人信息 。
第三种是职业贩卖 , 也就是中间商 。 他们渠道多、资源多 , 为有资源和需要资源的双方牵线搭桥 , 层层转卖 , 从中赚取差价 。
侦查员提醒企业和个人应该通过合法的渠道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 严禁在未经他人同意的情况下将个人信息非法出售或交换到其他人手中 , 无论出于什么目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