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一生为何悲惨呢

鲁迅的一生
悲惨?是你想多了吧 。从鲁迅很多儿时回忆文章中可以看出,他是在江南大家族的优越环境中长大,上着顶级私塾,家中大厦百间,良田千亩,自幼保姆丫头全程陪护 。仅仅一个荒费的百草园都是多数贫苦人家难以奢求的房间田地!卧床数年的父亲竞然还抽得起大烟,有着无数值钱文玩器物可以典当!既使鲁迅认为家道衰落得十分可怜的情况下,仍然有实力出国留学!
鲁迅先生的伟大之处却是,虽出身于优越的没落豪门大户,却悲天悯人,同情饥寒贫病的劳苦民众 。东渡求学目的就是为了解除贫苦民众肉体上的病痛,而不是为镀金成为新一代黑暗势力的帮凶,和更精致的利己主义官僚!
当看到同胞们麻木懦弱的灵魂和毫无反抗斗争的血性时,转而以笔伐刀,与侵略势力和旧势力勇敢斗争,振笔高呼唤醒民众的灵魂!
因此我们看到:富足的鲁迅先生,没有向北洋、南京两帮政府献媚,没有歌功颂德,更没有写无病呻吟的写风花雪月 。而是用笔刺破黑暗吃人带血的夜幕,用《呐喊》《狂人日记》揭露了吃人世界的原罪 。用《祝福》《孔乙己》揭露了社会制度的黑暗 。用《阿Q正传》《闺土》《药》来惊醒国人麻木的灵魂!
题目也算是说对了,对鲁迅先生来讲,他的精神是悲惨的:几十年的努力,却没能唤起民众,更没有团结起来,抗击日寇的侵略,更没看到民族反抗和胜利曙光!
鲁迅的一生会悲惨?是你想多了吧 。

鲁迅的一生为何悲惨呢

文章插图
鲁迅笔下的人物,那是真悲惨,不过那也抵不上世人的眼光悲惨 。祥林嫂固然是悲惨的,可世人看祥林嫂的眼光,要比祥林嫂本身的悲哀还要深刻一万倍,看《祝福》,你会觉得这个世间的凉薄扑面而来 。祥林嫂象一个万箭穿心的活靶子,血淋淋的悬挂着,世人鄙夷的眼光是利剑,刀刀见血,看着流淌的血,人们内心深处的快意,才是悲惨深处的最大悲哀 。为此,《祝福》不敢看第二遍 。
鲁迅在那个时代,他是个幸运儿 。生长于官宦之家,幼时保姆长妈不离左右,也得到了优质的教育,后留学东洋 。凡此种种,使他从少年起,就有了足够的高度,俯瞰众生之艰难,自身固然无忧,可悲悯心时时作祟,他人的饥寒贫病那是人的共难,只要目之所及,人的艰难就是自身的艰难,鲁迅所有的文章中,他都是以剔除自身优越感为己任的,他绝不允许自己的灵魂,高于众生,这是鲁迅的伟大之处 。
鲁迅的一生为何悲惨呢

文章插图
如果你见过绍兴鲁迅故居的灶房,如果你见过鲁迅在北京时的每日菜谱,如果你还了解一点他的各种收入的可观,鲁迅先生其实是当代作家里的富豪 。
而富豪,也可以不那么洋洋得意地活着,可以为闰土他爹,闰土他儿水生,写写他们在人生中的局促和逼仄 。鲁迅知道,苦难是写不尽的,可写出来嗮嗮太阳,总也离健康的未来近了一步不是?
谴责《孔乙己》大抵不会出什么差错,可世人对待孔乙己的眼光和世俗之心,难道不也残酷了点吗,何必向一个末世的潦倒文人身上踏上一只脚呢?与孔乙己行世的浑浑噩噩相比较,世人在对待旁人的态度不是更加可怖么?
鲁迅有很多他幼小时的回忆文章,他在优越的氛围中长大,从优秀中走向了更优秀,而他笔下的悲惨,原本是旁人的悲惨,他没有走向精致的利己主义,他只是用他的笔端,彰显他具备着与旁人的凄凉共情的能力 。
而这份共情的珍贵,感天动地 。也让世间很多卑微的生命,因有如此强硬的骨头在支撑着精神的不屈,在面对时艰时,多了哪怕一点点勇气,感觉到自己的卑微还不至于孤单 。
2021-11-17
鲁迅的悲惨在于把世界看得太透了,人性的阴暗与人类历史的残酷,使他陷入深深的绝望 。
鲁迅的悲惨主要不是身世等外在的(祖父入狱父亲早逝家道中落兄弟反目论敌环伺等),而主要是精神层面的 。
《呐喊·自序》里铁屋子的比喻:假如有一间铁屋子,是万难破毁而绝无窗户的 。
所谓“铁屋子”,就是一坟墓,里面的人都没有希望 。
希望是什么?希望就是大饼,人类善于画大饼 。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鲁迅引裴多菲的诗句,说明希望是不存在的,只是人想象的虚构的东西 。
没有希望,那么就是绝望了吗?也不是,因为绝望也是人想象的虚构的东西 。
所以“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所以人类只能是活在虚无里摸索,试着走出一条“路”来的 。
《狂人日记》发现了“人吃人”(人凶残地残害同类)的现象,而且用各种大义凛然的名义,去牺牲别人,自己获益 。然后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 。
我们要注意“救救孩子”四个字后面,跟的是一个“……”,也就是说,鲁迅并不相信从娃娃抓起就能改变人类世界的 。
鲁迅深谙“黑暗森林法则”,它由人的本性决定 。孩子身上天生具有那种动物的凶残性,所以人类社会永远都是这样 。这也就是《狂人日记》里说“这历史没有年代”的原因,所有年代,从古至今到未来,全一个样 。
但就此绝望吗?不是,绝望是虚妄的,所以鲁迅认为“路”是人走出来的,“善良”的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 。
【鲁迅的一生为何悲惨呢】所以他要呐喊,要揭露国民性和人性的荒谬和黑暗,借此发光发热,试图用笔改变世界,使世界向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