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历史渊源有哪些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 , 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 。大暑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 , 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 , 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 , 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 。那么大暑历史渊源有哪些呢?

大暑历史渊源有哪些

文章插图
1、大暑 ,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 。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 , 故名曰大暑 。“暑”是炎热的意思 , 大暑 , 指炎热之极 。
2、《逸周书》曰:“土润溽暑(溽暑 , 指潮湿而闷热) 。又五日 , 大雨时行”;又曰:“大雨不时行 , 国无恩泽” 。大暑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雷雨天气横行的节气 。大暑节气 , 高温酷热、雷暴频繁 , 雨量充沛 , 是万物狂长的时节 。
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 , 热也 , 就热之中分为大小 , 月初为小 , 月中为大 , 今则热气犹大也 。”《通纬·孝经援神契》说:“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 , 六月中 。小大者 , 就极热之中 , 分为大小 , 初后为小 , 望后为大也 。”
【大暑历史渊源有哪些】以上就是对于大暑历史渊源有哪些的相关内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