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策略包括哪些,认知策略包括注意策略吗


元认知策略包括哪几种策略类型? 元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以下三bai种:du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

1、计划策zhi略

计划策略是根dao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活动之前制定计划,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计其有效性,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

2、监控策略

监控策略是在认知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任职行动、策略的效果,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

3、调节策略

调节策略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或者根据对认知策略的效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

扩展资料
元认知由弗拉维尔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又称为反审认知、反省认知、超认知、后设认知 。 元认知就是个体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 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典型的学习策略,指学生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 。

元认知一般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部分 。 元认知知识主要包括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认知活动的过程以及结果等方面的知识 。

元认知体验指伴随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元认知监控指认知主体在认知过程中,以自己的认知活动为对象,进行自觉的监督、控制和调节 。
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 对于认知策略,我们可以分为几个大类,第1种策略就是通过个人的认知,第2种策略就是大家一起认知,然后互相交流自己认知到的东西 。
“学习策略”与“认知策略”的区别是什么? 安德森根据知识的状态和表现方式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 梅耶在此基础上,将陈述性知识成为语义知识 。
陈诉性知识的习得过程:
1、新信息进入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中被激活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从而出现新的意义的建构;
2、新建构的意义贮存于长时记忆中,如果没有复习或新的学习,这些意义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出现遗忘;
3、意义的提取和运用 。
陈述性知识的分类:
1、符号表征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它们代表什么 。 其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其心理机制是符号和它们所代表的事物或观念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建立相应的等值关系 。
2、概念学习:概念学习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 。
3、命题学习:命题学习指获得由几个概念构成的命题的意义 。 人类的知识都可以用命题来表示 。 命题是知识的最小单元 。 命题是由单词联合组成的句子代表的,所以命题学习包含了符号表征学习 。 同时构成命题的单词一般代表概念,所以命题学习实质上是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或者说学习由几个概念联合所构成的复合意义 。 命题学习必须以概念学习为前提 。 有三种形式的命题学习: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
认知策略指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它主要包括了复述、精细加工和组织策略 。 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认知策略有:
1、复述策略:指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的过程 。 如做摘录、划线或圈出重点、及时复习、分散复习、过度学习、复述与尝试回忆相结合等 。
2、精加工策略:指对要记忆的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作出推论,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以达到长期保持的目的 。 如记忆术 。 在复杂的知识学习中,精加工策略包括释义、写概要、用自己的话写出注释、解释、自问自答、做笔记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