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哪些,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哪几类


请简述“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哪些内容 一、操作错误, 忽视安全, 忽视警告 1、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 2、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 3、开关未锁紧, 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 4、忘记关闭设备; 5、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6、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搬手、把柄等的操作) 7、奔跑作业; 8、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 9、机械超速运转; 10、违章驾驶机动车; 11、酒后作业; 12、客货混载; 13、冲压机作业时, 手伸进冲压模; 14、工件紧固不牢; 15、用压缩空气吹铁屑; 16、其它 。 二、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1、拆除了安全装置; 2、安全装置堵塞, 失掉了作用; 3、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4、其它 。 三、使用不安全设备: 1、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 2、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 3、其它 。 四、手代替工具操作: 1、用手代替手动工具; 2、用手消除切屑; 3、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 五、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 。 六、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1、冒险进入涵洞; 2、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 3、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 未离危险区; 4、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汕罐或井中; 5、未“敲帮问顶”开始作业; 6、冒进信号; 7、调车场超速上下车; 8、易燃易爆场合明火; 9、私自搭乘矿车; 10、在绞车道行走; 11、未及时了望; 七、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 八、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九、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十、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十一、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 忽视其使用: 1、未戴护目镜或面罩; 2、未戴防护手套; 3、未穿安全鞋; 4、未戴安全帽; 5、未佩戴呼吸护具; 6、未佩戴安全带; 7、未戴工作帽; 8、其它 。 十二、不安全装束: 1、在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服装; 2、操纵带有旋转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 3、其它 。 十三、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什么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
安全与不安全是相对的概念.如果把安全描述为平静、正常、没有事故,那么,发生了事故一定是不安全的.因此,事故与安全生产也就是相对的事件了.这里所说的事故指发生在生产过程中,违背人们意愿且又失去控制的事件.具体到生产活动中,’事故总是要构成人体伤害或造成财产损失的.虽然,人们并不希望发生任何事故,但是,事故却总是在人们对危险因素控制不力,危险趋势不可遏制后而突然发生.从事施工生产活动,随时随地都会遇到、接触、克服多方面的危险因素.一旦对危险因素失控,必将导致事故.在出现雷电、起重机超负荷时,如对它们失去控制,雷击、起重机倾翻事故可能随之发生.探求事故成因,人、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事故的根本原因.从对人和管理两方面去探讨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一、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失误 不安全行为是人表现出来的,与人的心理特征相违背的,非正常行为.人在生产活动中,曾引起或可能引起事故的行为,必然是不安全行为.人出现一次不安全行为,不一定就娄发生事故,造成伤害.然而不安全行为,一定会导致事故.既使物的因素作用是事故的主要原因,也不能排除隐藏在不安全状态背后的,人的行为失误的转换作用.事故致因中,人的因素指个体人的行为与事故的因果关系.个体人的行为就是个体人遵循自身的生理原理而表现的行动.任何人都会由于自身与环境因素影响,对同一事故的反应、表现与行为出现差异.不同的个体人在一定动机驱动下,为了某些单纯目的,表现的处理行为很不一致.然而,不同的个体人都遵循同一程序,即行为起因 (动机) ,激励 (因素影响,目的目标).人的自身因素是人的行为根据、内因.环境因素是人的行为外因,是影响人的行为的条件,甚至产生重大影响.(一)人的信息处理过程 人在自身因素基础上,处理环境因素的刺激程度,是决定人的行为性质的关键.人对环境因素或外界信息刺激的处理过程,称为人的信息处理过程.可简单编成输入(知觉、选择、记忆处理 (识别比较、判断、决策,输出 (行为指导)程序.信息输入大脑,经处理后形成决策.通过神经向相应的器官传达决策指令,转化为行为.行为形成后,器官又通过神经把行为反馈给大脑,以对行为的正确程度进行监测.人能够正确的执行决策所确定的行为,对创造良好的人机控制条件是非常重要的.(二)人失误 已造成事故的行为,必定是不安全行为.人失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规定的目标或超出可接受的界限,并产生了不良影响的行为.在生产作业中,往往人失误是不可避免的副产物.1.人失误具有与人能力的可比性 工作环境可诱发人失误,以及反映高岗位人员职责缺陷等特性.由于人失误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生产中凭直觉、靠侥幸,是不能长期成功的维持安全生产的.当编制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时,侧重地考虑了生产和产品条件,忽视人的能力与水平,有促使发生人失误的可能.2.人失误的类型 在各种性质、类型的生产活动中,从事生产活动的各类操作人员,都可能发生人失误.而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则能导致人失误而发生事故.可以认为事故也是人失误直接导致的结果.发生于管理者的人失误,表现为决策或管理失误,这种人失误具有更大的危险性.人失误在不同条件下,不同的起因所引发的人失误、不属于同一类型.(1)随机失误.由人的行为、动作的随机性质引起的人失误,属于随机失误.与人的心理、生理原因有关.随机失误往往是不可预测,也不重复出现的.操作时用力的大小,时间差,遗忘等现象,属于随机失误范围的不同表现.(2)系统失误.由系统设计不足或人的不正常状态引发的人失误属于系统失误.系统失误与工作条件有关,类似的条件可能引发失误再出现或重复发生.在人形成习惯后,不能适应操作程序变化或偶然情况时,系统失误会明显出现.改善工作条件,加强职业训练可以克服系统失误.3.人失误的表现 一般是出现失误结果以后,是很难预测的.比如遗漏或遗忘现象,把事弄颠倒,没按要求或规定的时间操作,无意识动作,调整错误,进行规定外的动作等.4.人的信息处理过程失误 可以认为,人失误现象是人对外界信息刺激反应的失误,与人自身的信息处理过程与质量有关,与人的心理紧张度有关.人在进行信息处理时,必然要出现失误,是客观的倾向.信息处理失误的表现较复杂,一般表现为简单化,依赖性,选择性,经验主义,简单推断,粗枝大叶等.信息处理失误倾向,都可能导致人失误.在工艺、操作、设备等进行设计时,采取一些预防失误倾向的措施,对克服失误倾向是极为有利的.5.心理紧张与人失误的关联 人大脑意识水平降低,直接引起信息处理能力的降低,影响人对事物注意力的集中,降低警觉程度.意识水平的降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