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苜蓿科学栽培管理技术


苜蓿是苜蓿属(Medicago)植物的通称,俗称“三叶草”(三叶草亦可称其他车轴草族植物) 。 是一种多年生开花植物 。 其中最著名的是作为牧草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 是牲畜饲料 。

【栽培】苜蓿科学栽培管理技术

文章插图

苜蓿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灌木,无香草气味 。 羽状复叶,互生;托叶部分与叶柄合生,全缘或齿裂;小叶3,边缘通常具锯齿,侧脉直伸至齿尖 。 总状花序腋生,有时呈头状或单生,花小,一般具花梗;苞片小或无;萼钟形或筒形,萼齿5,等长;花冠黄色,紫苜蓿及其它杂交种常为紫色、堇青色、褐色等,旗瓣倒卵形至长圆形,基部窄,常反折,翼瓣长圆形,一侧有齿尖突起与龙骨瓣的耳状体互相钩住,授粉后脱开,龙骨瓣钝头;雄蕊两体,花丝顶端不膨大,花药同型;花柱短,锥形或线形,两侧略扁,无毛,柱头顶生,子房线形,无柄或具短柄,胚珠1至多数 。 荚果螺旋形转曲、肾形、镰形或近于挺直,比萼长,背缝常具棱或刺;有种子1至多数 。 种子小,通常平滑,多少呈肾形,无种阜;幼苗出土子叶基部不膨大,也无关节 。
苜蓿科学栽培管理技术
一、整地
1、选地:选择土壤肥力较好、水利设施完善的一二类土地种植,瘠薄土壤、无水利设施的地块种植只能做为改土肥地的一项农业措施,并不能获得理想效益 。 对于低凹雨后易积水的地块不能种植,苜蓿泡水48小时将会窒息死亡 。 在种植上要侧重于大面积连片,以便适宜各种机械作业 。
2、整地
1)、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一般轮作期为5―6年较为合理 。 因而播前要深翻、耙麽、压实,达到各种要求,以利于播后出苗 。
2)、要平整好土地,要求地面平整,不能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以影响机械收割打捆作业和种植户收入(土地不平在收割打捆时将会出现茬口过高捡拾不净等) 。
3)、对于杂草生长严重的地块在播前7―10天用氟乐灵(100毫升/亩)进行地面喷洒,以减轻杂草危害,对多年生不易杀死根孽型杂草播前用百草枯、草甘膦、2.4―D进行喷打 。
4)施肥:苜蓿根系发达,且扎根很深,因此在种植前结合整地,每亩深施农家肥1―2方,过磷酸钙50―100公斤做底肥,或30公斤二铵和20公斤尿素 。
5)对于没有喷灌设施的水浇地,根据割草机的割草幅度,结合整地起垄打埂,便于今后的田间浇水,目前使用割草机幅度为2.5米 。
二、播种
1、播期
苜蓿可以春播、夏播和秋播,但以秋播为最好,秋播杂草少,土壤水分充足,利于出苗和根系生长,最佳时期为8月10日―15日,适宜播期在9月15日前 。
2、播种方法:采用机械条播方式,适宜行距30厘米,便于中耕除草,追施肥料 。
3、播量:一般为0.6―0.7公斤/亩(种籽的发芽率要在95%以上),播量过大将会影响大田的群体生长,苗细、苗弱 。 为了便于掌握播量,可用过筛的二铵或一铵与种籽混播 。
4、播种深度:一般为0.5―2厘米,土壤粘性较大的应浅一些,目的是出全苗出好苗 。
三、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为保证苜蓿系饲草的质量和纯净度,达到国内外市场商品草的要求标准,以及种植户的直接经济效益,中耕除草的田间管理尤为重要,因而在苜蓿生长的各个阶段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做到地无荒草,确保收购工作和出口质量和要求(杂草含量5%以下) 。
2、追肥
每年返青和收割一次后,根据土壤肥力和底肥量,每亩追施尿素2.5―5公斤,氯化钾2―4公斤,磷肥10公斤 。 以保证下一茬的生长需要和产量要求 。

推荐阅读